广电总局再发管理提示!微短剧过度娱乐化苗头咋破?

国家广电智库导读

近期,面对一些平台与机构为追求“爆款”效应所显现的过度娱乐化、嬉戏化以及反智化倾向,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再次发布《管理提示》,明确创作界限,指明创作趋势,并推动优质内容的产出。

纠偏创作乱象

最新《提示》重申核心原则

近两年,广电总局颁布了一系列政策与措施,旨在引导微短剧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这些政策不仅推动了创作范式、传播手段以及商业模式的多方面创新尝试,而且已经显现出显著的成效。微短剧的价值导向得到了明显改善,其品质也在不断提升,整个行业也因此持续繁荣。这不仅为影视工作者带来了文艺创新的机遇,也让普通大众创作者有机会通过参与视听文艺作品的创作来实现自我表达。

近期,部分竖屏微剧制作方和播放平台为了追求所谓的“爆款”,采取了奇特和冒险的策略,显现出过度追求娱乐化的趋势。其中,有些微剧甚至以艺术创意为名,对现实生活与逻辑进行任性的编织和随意的解构,甚至走向了儿戏化、幼稚化和反智化的极端,这对微短剧行业共同塑造的良好形象造成了负面影响。

艺术创作能够对现实中的形象进行具有主观性的构建,然而,这一过程必须建立在尊重生活本质真实和基本逻辑的基础之上。为了确保微短剧行业的健康发展,广电总局再次发布了《管理提示》,旨在对行业中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纠正,推动行业稳定且长远发展。本次《管理提示》的核心内容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

强化职责:需确保各级广播电视监管部门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同时,微短视频领域的市场主体必须承担起节目播出、内容制作及宣传推广的主体责任。

坚决维护艺术创作的根本原则,必须严格防止出现极端的“反智”倾向、“雷人”表现或“离谱”内容,确保人设和剧情等不偏离艺术创作的正常轨道。

持续激发大众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设立特定渠道以发掘和推广源自端原生等途径的优质微型短剧,拓展微型短剧的题材范围,改进平台推荐算法,共同营造出一个百花争艳、内容丰富的繁荣景象。

有破有立、有度有效

历次《管理提示》要点梳理

彻底杜绝_抗日剧雷人剧情_

2024年10月31日,发布《管理提示(中老年题材)》

明确“三鼓励、三扭转”的管理指导原则,即倡导塑造仁慈善良的中老年角色形象,转变过分强调重男轻女等负面形象的创作模式;提倡围绕孝顺父母、关爱亲人等主题,创作关注中老年生活挑战和心理困境的佳作,转变故意制造矛盾和价值观分歧的创作方向;倡导创作展现新时代中老年人积极作为的故事,转变过分将中老年人形象边缘化和刻板化的创作习惯。

2024年11月22日,发布《管理提示(“霸总”题材)》

在创作过程中需恪守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展现企业家群体的形象;积极策划话题,深入讲述我国历史上及当代的企业家故事;对“霸总”这类微短剧进行严格监管,控制其数量,提高其质量,确保其主题把握和主角塑造不偏离主流价值观,避免不符合导向的微短剧上线播出。

2024年12月7日,发布的《管理提示(AI魔改)》

需对AI“魔改”影视作品的短视频进行彻底排查与清理;必须严格执行生成式人工智能内容的审核规范,以此为鉴,对自家平台所开发的大型模型及AI特效功能进行全面检查,对平台上所使用和传播的各类相关技术产品实施严格的准入和监管,并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明显的标识。

2024年12月20日,发布的《管理提示(片名审核)》

及时纠正微短剧片名中存在的偏差,强化片名审查流程,对导向性、格式规范及艺术表现提出具体要求,确保片名能够增强思想深度、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

2025年3月,发布《管理提示(微短剧要“爽”而有度)》

强调“爽”并非微短剧的专属标签,微短剧的创作不应只追求快感;“穿越”与“重生”并非艺术想象的全部,微短剧创作不可毫无节制;“狗血”与“低俗”不应成为爱情故事的导火索,微短剧创作不应脱离生活的真实。

(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戚雪摘编)

监 制:史 杰

轮值主编:戚 雪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所有文章图片内容,由AI一键生成,根据关键词和其他参数进行文章自动采集、加工、发布。不对文章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时效性负责。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9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 XML地图
三十头镇卫生院 黄石市委机关幼儿园

关于站点

‌长子县融媒体中心‌是长子县的一个重要媒体机构,主要负责新闻宣传和媒体融合工作。由原‌长子县广播电视台和‌长子县新闻中心合并组建,成立于2018年12月,标志着长子县新闻宣传工作进入了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长子县融媒体中心位于山西省长子县会堂四楼,是长子县新闻发布和宣传活动的主要枢纽‌。

搜索Search

搜索一下,你就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