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了重要数据,显示我国外汇储备的总量有所增加。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持续增加黄金储备,而全球范围内,各国央行对黄金的需求也在显著增长。然而,近期贵金属价格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从长远视角来看,黄金依然被视为具有投资吸引力的资产。以下将为您深入分析这些经济动态。
外汇储备规模上升
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总量已增至33174亿美元,较5月底增长了322亿美元,增长率为0.98%。这一增长数据表明,我国外汇市场的运行状态保持相对稳定。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对于提升我国对外支付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彰显了我国经济的坚韧性和稳定性。外汇储备规模的变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国际贸易状况和资本流动等。
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中国人民银行已连续八个月增加黄金储备,增持速度较前一个月有所加快。此举反映出央行对黄金储备资产配置的重视态度。这样的操作不仅有助于改善外汇储备的构成,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抗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提升国家金融安全的防护能力。同时,央行的这一行为向市场发出了积极的信号。
全球央行黄金需求大增
6月,世界黄金协会与YouGov共同进行的调研揭示,在参与调研的72家央行中,有43%的央行明确指出,预计在接下来的12个月内将增加其黄金储备,这一比例相较于去年的29%有显著提升,达到了自2015年以来的最高点,并且没有任何一家央行计划减少黄金储备。从更长的时间跨度来看,有76%的央行预计,在未来五年内,其黄金储备在总储备中的占比将有所上升,这一预期远高于去年的69%。这充分表明全球央行对黄金的需求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短期贵金属价格回落
上周,美国6月非农数据显著超出市场预期,与此同时,《大而美法案》在美国获得通过。在此背景下,市场风险偏好呈现阶段性上升,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贵金属价格出现回落,7月7日伦敦金价格面临3300美元支撑位的考验。短期内,价格波动受众多市场因素影响显著,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市场动向,并据此合理调整其投资策略。
长期黄金仍具投资价值
从长远视角分析,《大而美法案》的实施将显著增加美国债务总额,这可能导致美元信用度进一步下降,从而有望提升贵金属的价值。尽管关税冲突和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对市场构成较大不确定性,但黄金的避险属性依然明显。在此背景下,投资者或许可以考虑持续投资黄金ETF(代码518880),以此达到资产保值和增值的目的。
投资风险提示
投资者需深入掌握基金按期等额投资及零存整取等存款方式之间的差异。按期等额投资虽有助于培养长期投资习惯和降低平均成本,但无法消除基金投资的固有风险,无法确保收益,且不能作为储蓄的等价理财手段。股票型ETF/LOF基金属于风险较高但收益也相对较高的产品,投资科创板和创业板股票时还需注意其特有的风险。您是否会对黄金基金ETF进行投资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