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特朗普在当地时间颁布了一系列行政命令,大力推动“美国本土制造无人机”计划。此举在美国企业界激起了强烈反响。众多行业专家与分析师普遍认为,美国正努力降低对中国无人机供应链的依赖程度,但这一转变过程预计将面临诸多挑战。
特朗普签署行政令
6月6日,特朗普颁布了一系列行政指令,旨在减轻监管负担,并致力于打造一个既强大又稳固的国内无人机产业架构。他要求美国政府部门在遵循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优先采用国产无人机系统。此外,特朗普还下达命令,要求商务部开展调查,以保障美国无人机供应链免受外国操控和利用。这些措施充分体现了特朗普推动美国无人机产业实现自主生产的决心。特朗普的这一系列行动,彰显了他对美国无人机产业国产化的坚定信念。
此前的打压行动
美国政府并非第一次对中国无人机行业实施限制行为。在2017年,美国将我国知名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纳入了制裁名单,理由是“可能向我国政府泄露美国关键基础设施和执法部门的相关信息”。随后在2024年,美国众议院审议并批准了《2025财年国防授权法》,其中纳入了针对中国无人机的额外限制性条款,即所谓的“反制中国无人机法案”,这一法案的目的是为了持续遏制中国无人机进入美国市场的行为。
美国产业的困境
美国企业对于特朗普政府颁布的行政命令可能引发的负面影响表达了强烈的抵触情绪。Aerostar Dynamics公司无人机制造部门副主管唐纳德·乔博指出,该公司在核心部件方面高度依赖从中国合作伙伴处进口。Zephyr Drone Simulator的市场营销团队致力于无人机制造与培训项目的宣传,并指出在公共安全领域,消费者普遍倾向于选择大疆品牌的无人机。此外,他们强调,在美国国内,没有任何其他企业能够达到大疆的生产规模。值得一提的是,市场上一些声称“美国制造”的产品,实际上是在中国生产的。
技术与成本难题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事务研究所所长王义桅指出,美国似乎对来自中国的无人机产品持有安全疑虑。尽管如此,美国在短期内难以达到中国的生产要求。若美国选择禁止使用中国制造的无人机,相关企业可能不得不通过走私等非法手段来获取,这可能导致消费者需承担更高的成本。产业情报研究所(MIC)的分析师柯宗沅同样提到,美国在技术领域对中国存在依赖,此外,他还强调,其他国家的企业在成本效益方面难以与中国企业抗衡。
市场依赖现状
市场调研机构发布的无人机产业分析报告指出,即便在国际无人机企业中,多数企业依然依赖于我国供应的、在其他地区难以取得的零部件。这一现象凸显了我国在全球无人机产业链中的关键作用。若美国试图彻底切断与我国的供应链关系,必将面临巨大的困难。
未来的走向
产业情报研究所(MIC)的柯宗沅分析师指出,美国对中国无人机的全面禁令似乎正逐渐成为必然趋势。然而,美国政府所采取的具体措施以及企业所遭遇的具体困境,均使得禁令的执行过程充满了诸多不确定性。与此同时,美国无人机产业在摆脱中国供应链后,其未来的顺利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各界对美国是否能够自主建立一套不依赖中国供应的无人机产业链的看法存在分歧,您可以通过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同时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见解,参与这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