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解除对日本水产品的禁令之后,石破茂却为何反戈一击,着手进行海底稀土的开采?在涉足海底稀土开采的过程中,日本是否忽视了某些至关重要的议题呢?
石破茂接任日本首相之位后,他频繁地向中国传递出友好的信号。这背后的一大动机是日本渴望我国重新开启对日本某些地区水产品的进口。近期,我国已作出决策,解除了对日本某些地区水产品的禁令。然而,令人意外的是,我国刚解除禁令,石破茂政府便进一步扩大了行动范围,开始在稀土领域展开新的动作。
众所周知,自中美贸易摩擦加剧,关税战爆发以来,我国对稀土出口实施了极其严格的管制。这一举措不仅对美国,也对欧盟和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产生了影响。尽管我国近期对稀土出口许可有所放宽,但仍然对稀土的流向实施严格监控。这导致一些国家感到不悦,已有报道指出,日本部分企业宁愿减少产量也不愿接受我国对稀土的监管。日本着手制定应对策略。近期,有媒体报道称,日本将目光投向了5500米深海处的稀土资源,计划通过开采海底稀土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并宣称将与中国在稀土领域展开竞争。不得不说,日本提出的这一理由相当充分。实际上,在这背后,日本还有着更为深远的打算,那就是为即将到来的与美国就关税问题进行的谈判积累更多筹码。
特朗普宣布实施90天的关税暂缓期后,日本率先与美国展开了关税磋商。然而,截至目前,美日两国尚未就关税问题达成一致。特朗普近期发出警告,若日本再不积极寻求谈判,美国将在截止日期后对日本实施报复性关税。对于日本而言,可利用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原本,在目睹中美谈判达成一定成果后,日本意图模仿美国采取强硬的谈判策略,然而石破茂意识到,他们并未具备中国那样的稀土等关键资源作为谈判的底牌。既然缺乏谈判的筹码,若日本希望获取更多利益,便需效仿特朗普的“无中生有”策略。而此次外媒所炒作的消息,实则源自日本有意向外界释放的信号。中美两国在稀土出口的议题上尚未达成全面共识,因此日本完全有机会趁此良机,通过稀土的开采活动,让特朗普认识到日本有能力协助美国减轻对中国的依赖。若此,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对日本作出让步的可能性也大大增加。由此可见,日本的策略显然颇具成效,然而特朗普的判断力相当敏锐,他不会轻易被此类信息所迷惑。因为这则消息中,忽略了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日本公开了其海底稀土的开采计划,却并未提及成本相关事宜。实际上,全球多个国家均拥有稀土资源,但它们并未进行大规模开采,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在开采技术方面遇到了难题。与我国相比,国外在稀土开采上所需承担的费用更为高昂。基于这一情况,我们可以合理推测,日本若要实施海底稀土的开采,其成本必然更高,因此,稀土的出口价格很可能会显著上升。面对这样的价位,美国方面显然难以认同。因此,对海底稀土的开采,实际上只是日本炒作的一个噱头,其本质并未改变,甚至与地面开采相比,其价值还要低。
再者,即便日本能在海底成功挖掘稀土,那么接下来的提纯步骤又该如何进行呢?全球来看,中国在稀土提纯技术领域处于绝对领先。若日本无法克服提纯难题,那么即便他们成功开采了稀土资源,其价值也将大打折扣,最终仍不得不向中国寻求帮助。
因此,日本意图表现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试图通过打“中国牌”来取悦美国,但这样的做法最终很可能事与愿违。特朗普方面,中美两国在稀土出口问题上刚刚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若特朗普被日本所误导,这或许会对中美未来的合作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可能波及到后续的军用稀土出口谈判。大家或许还记得,不久前在G7峰会期间,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试图利用稀土议题来取悦特朗普,然而却遭到了特朗普的冷淡对待。日本若采取类似行动,恐怕也会遭遇与冯德莱恩相似的结局。
中国在对日交往中已经展现了友好姿态,重新开启了从日本部分地区进口水产品的通道,然而日本此时却琢磨着如何应对中国。若日本持续此态,中国也将不得不在一些领域重新加强管理措施。正如中国的一句俗语所言,“以德报怨,以礼待人”,若中国的善意未能得到相应的反馈,那么我们也就无需再对日本保持礼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