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及应急管理部共同对外公布,关于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风险形势的详细信息。
近期,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中国气象局、国家能源局以及国家林草局等多个部门,共同举办了一场会商会。在此次会议上,各方就2025年7月份我国自然灾害的风险状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预测。
综合各方分析,进入7月,我国正式迈入汛期高峰期,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风险状况变得更加复杂和严峻。我国北方某些区域面临洪涝及风雹灾害的较大风险,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以及松辽流域的部分河流有遭遇暴雨洪水的可能;预计将有2至3个台风登陆或对我国产生影响,其中1个较强的台风将北上影响我国北方地区;中南、西南和西北地区局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较高;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等地的局部区域森林火险等级较高;华东、华中以及西北等部分地区面临阶段性高温热浪的风险较大。具体如下:
首先,要关注的是洪涝以及风雹灾害的潜在风险。据预测,在7月份,东北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内蒙古的西部地区、华北地区的大部分区域、华东北部以及南部的一些局部地区、华中北部的地区、西北地区东北部、华南地区、西南地区南部的一些局部区域以及西藏西南部等地,降水量将比往年同期有所增加。由于降雨的影响,黄河中下游区域,包括海河流域的漳卫河、子牙河、大清河以及永定河,以及松辽流域的辽河、浑太河和松花江吉林段等地,均有较大洪水发生的风险。此外,珠江流域和西南地区局部地区也可能遭遇暴雨和洪水。内蒙古西部、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分地区、山西大部分地区、山东大部分地区、河南东北部以及陕西北部和宁夏东北部等地,面临着较高的风雹灾害风险,这些地区容易出现短时间内的强降雨,同时伴有雷暴、大风和冰雹等剧烈的天气现象。
二是关注台风灾害的潜在风险。据预测,7月份,西北太平洋及南海区域预计将出现4至5次台风活动,这一数量较往年同期有所增加;在这些台风中,将有2至3个登陆或对我国沿海地带造成影响,这一比例同样高于往年同期;台风的移动路径以向西和西北方向为主,其中有一个较为强烈的台风将北上,对我国北方地区产生显著影响。
三是地质灾害风险。预计在7月份,北京北西部、河北西部、山西东西部南部、辽宁东部、吉林东部、黑龙江东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福建西部、山东中部、湖北西部东部、湖南西北部、广东北部、广西东北部、海南中部、重庆大部分、四川东西部北部、贵州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东南部、陕西南部东部、甘肃中部南部、青海东部等区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尤其是湖北西部、重庆东部、四川北部、陕西南部、甘肃南部等局部地区,地质灾害风险尤为显著。
第四个是森林草原火灾的风险问题。在7月份,大兴安岭林区和新疆阿勒泰林区正处于雷电活动的高峰期,而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西北部以及新疆北部的某些地区,其森林火险等级相对较高,尤其是内蒙古东北部和黑龙江西北部的某些时段,火险等级尤为突出。此外,由于阶段性高温和少雨的影响,长江中下游的一些地区在特定时段内,森林火险等级也有所上升。不过,全国范围内的草原火险等级总体上保持较低水平。
五是面临高温热浪的威胁。据预测,7月份,黑龙江省的西部、吉林省的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及西北部部分地区、甘肃省的西部、青海省的西北部、新疆地区以及西藏北部的气温将比往年同期高出1至2摄氏度。在华东地区的大部分、华中地区的大部分、西南地区东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以及新疆等地,高温天气(温度达到或超过35℃)的天数将比往年有所增加,这导致阶段性高温热浪的风险显著上升,对人们的健康和农业生产都可能产生不良影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微信公号